宋晔皓:多样性的可持续设计探索
SUP工作室的作品丰富而多元化,对中国传统形式与空间概念的再诠释也令人印象深刻——建筑就地取材、充分利用被动节能措施,实现了高度的可持续性。其中,常熟图书馆以及四川德阳表面工程研究所,对传统的公共及私人空间序列进行了“改编”。
△四川德阳表面工程研究所
而四川土门镇小学幼儿园、岳阳县第三中学风雨操场的设计,则以其明快的颜色,以及有利于自然通风的造型脱颖而出。
△岳阳县第三中学风雨操场
MW:您设计的建筑尺度多种多样,对传统材料进行了创新的运用。这样的实践好比是一堂课,让我们看到了建造活动的各种可能。您选择创办自己的工作室,是否也是为了诠释您在教研工作中遵循的原则呢?
宋晔皓:建筑教育和实践是两件截然不同的事情。教育追求完美,但现实很难尽善尽美。我们工作室规模不大,不追求大型项目,而是把精力主要集中在原型研究上,寻找更多方法来实现高品质、高性能、低碳的建筑。
MW:SUP的多数作品都规模不大,但意义并非微不足道——建筑师通过设计上的干预,可以让它们产生深远的影响,正如小石子也能激起一片浪花。
宋晔皓:我们小规模的团队运作有利于随机应变,也让我们敢于冒险。SUP的团队也有本科生和博士生,他们能带来新的观点和视角,让我们做出不一样的尝试。
MW:对您来说,教学与建筑实践二者之间发生了怎样的相互作用?
宋晔皓:为了圆满完成教学任务,我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,向学生传授我的研究成果,而设计正是这些研究的一部分。在建筑实践的过程中,我试着将这些理念植入到设计当中,然后与学生当面分享这些经验。我们在清华校园的中心地带设计了一处学生食堂与就业指导中心,设计呈现了一种创新的砖墙构造方式,并且大量引入自然采光。但我不需要带学生进行参观讲解——因为这个地方他们每天都来。
△清华大学南区学生食堂与就业指导中心
MW:建筑室内自然采光充足,室外砖墙构造精美。这样高品质的工艺是否在中国难得一见?
宋晔皓:确实很难。建筑师只有长时间驻场与工人沟通,才能达到这种效果。
△清华大学南区学生食堂与就业指导中心
MW:我去年在中国各地旅行,DnA事务所建筑师徐甜甜为湖北松阳县设计的工作室、社区中心和表演场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在我看来,这些项目彰显了乡村的特色,重新诠释了传统形式与材料,还能吸引很多游客。您也在安徽设计了竹亭和村史博物馆等项目。这样的项目,是不是正在国内遍地开花?
宋晔皓:这类项目确实多起来了,很多建筑师都在从事这方面工作。我也非常欣赏DnA事务所的作品,创始人徐甜甜是我的校友,只比我小5岁。我本人生于1970年,当时的中国还很落后。我在清华读博士期间,驻扎在苏州附近的农村,研究当地木材、竹材和手工砖的砌筑方式。很多农民工年轻的时候背井离乡,年纪大了以后回到村里,“落叶归根”。其中许多人都掌握建造技术,回乡后还能盖一些小房子。
MW:您会不会鼓励他们建造一些与老村子和谐共存的房子,而不是在尺度和风格上罔顾周边环境的混凝土盒子?
宋晔皓:在中国,“产权”——对地块或老房子的所有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,建筑师往往在这个问题上也无能为力。在地方政府的管理下,建筑规范可以顺利地执行下去,但引导优秀的设计就是一件难事了。
△村史博物馆
MW:中国是否已经广泛应用了可持续设计的策略?
宋晔皓:政府对于规范措施有着很强的执行力。目前,政府已经制定了二星和三星绿色建筑奖励体系,类似美国的LEED评估体系。我们做设计时,希望在规范的基础上更进一步,把近零能耗作为追求的目标,例如我们做的系列实践研究,贵安新区的清益斋、北京的旭辉零碳空间、河北的龙湖超低能耗主题馆等。
MW:其他建筑师是否和您一样,认为对抗气候变化是我们的当务之急?
宋晔皓: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已经加入了这个行列。一些建筑师遵循政府规范,力求达到二星或三星绿色建筑标准;还有一些建筑师专注于就地取材和节能减排。我们对地球的环境担负着共同的责任。
MW:您有没有考虑过在规模更大的项目上推广绿色设计理念,从而对公众和甲方群体产生更大的影响?
宋晔皓:如果再逐渐适当扩大工作室的规模或者与大型机构进行合作的话,我们愿意参与更大的项目。
采访 Interview
策划:周三霞